教懂三歲兒「好說歹說不如不說」

2015100307:07

教懂三歲兒,「好說歹說不如不說」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最近忙碌的在安排新學期新生家庭面談的活動,一方面是預先確認新生名單,讓候補的家長不至於等太久;一方面希望能在八月份入學前就和這批新生家庭建立好關係、達成共識,清楚的介紹學校的理念,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家庭一起合作,「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樣未來三年的合作相信必會更有默契。

 

 

幾次的面談下來,發現幾個家庭都遇到相同的問題,對孩子的某個特別問題束手無策,比如說大小便訓練、飲食習慣、睡眠規律性等,而這幾個家庭都是在教育上花了不少心力,不論是看書、收集資料、和親友請教等,為了孩子盡心的程度不在話下,但到最後為什麼都還是沒有達到效果,就我側面的觀察與訪談發現都是因為和孩子「說太多」。我們這代的父母收到太多資訊是要尊重孩子、要和孩子溝通討論,總是希望能照顧孩子各方面尤其是心理的需求(辛苦啊!),因此當孩子偏差的行為產生時,總不斷的努力說服孩子,希望孩子最終能「首肯」,自己願意主動配合,正可謂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啊!教懂三歲兒,「好說歹說不如不說」殊不知在幼兒成長的階段,除了尊重之外紀律更是不能忽略的,尤其是在兩到三歲這個「半人半獸期」,幼兒們正在練習運用「不」的力量,有時那個「不」其實是在等待成人更明確的指示與堅持,當成人很確定該怎麼做時,如果還繼續用「說服」的方式進行(請多使用直述句而非疑問句「好不好?」、「要不要?」、「可不可以啊?」),不但太累人也很容易養大他們的胃口,三歲之後就只能怪孩子怎麼叫不動、講不聽、意見那麼多了。教懂三歲兒,「好說歹說不如不說」

所以當那位媽媽無奈的告訴我孩子其實兩歲就已大小便訓練成功了,可是幾個月後的一次失誤尿濕,加上身旁的一些狀況沒有處理好,孩子從此不肯再脫下尿布,一直到現在三歲半,似乎得了「尿布焦慮症」,一脫下尿布就開始恐慌,好言相勸、繪本故事分享、甚至買了兩打的小褲褲讓孩子知道尿濕沒關係都沒用,超過兩小時不包就會焦慮到大叫大鬧,讓他們傷透腦筋。告訴爸媽幾個建議發現他們都試過沒有用後,我漸漸看到問題的核心,請他們就讓孩子尿濕吧!讓他大叫、讓他焦慮,然後自己去體驗其實所有的恐懼都是他自己營造出來的,其他就別再多說,因為說太多的「尿濕沒有關係」,都只是在暗示他「尿濕是件很重大的事情」我們很擔心(不是擔心「尿濕」而是擔心孩子的「擔心」),因此當好說、歹說都沒用時,請就別再說了吧!
就像我們之前請過一位人智學講師分享如何處理幼兒情緒時所說的,「成人該有確定自己的作法與想法的決心,然後幫助孩子轉移情境,用意是站在愛孩子、幫助孩子的前提,讓孩子去經驗自然世界的法則,看在眼裡、明在心裡、輕描淡寫、淡然處之~」,情緒再穩一點、話再少說一點、紀律再堅持一些,相信很多的教養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Mella的幸福蒲公英】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好說、歹說不如不說

延伸閱讀:小孩固執個性改不了?有效教養七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