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想什麼?教你讀懂2至5歲孩子的行為

2016101220:46

寶貝想什麼?教你讀懂2至5歲孩子的行為

寶貝想什麼?教妳讀懂2~5歲孩子的行為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一些在成人看來的不起眼的小事,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心理不安喔,孩子會產生心理壓力,一些不良的教育方式,也可能就成為孩子的心理陰影。
很多家長會困惑:為什麽孩子有時候乖得讓人驚喜,有時候又調皮得讓人火冒三丈。那是因為孩子在相應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行為或者行為規範。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類行為的成長模式是十分有規律的,甚至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料出孩子在某種行為階段之後將會是什麽行為階段喔,一起來看看準不準吧!

2歲孩子 「不」字當頭,一意孤行、占有慾強、打滾耍賴、自私霸道。
其實,兩歲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願、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太明白他們自己想幹嘛。對待這麽小的寶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安全第一,不要一昧的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要將居家環境的危險因子降到最低。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採取恰當措施,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不要輕易讓孩子討價還價,尤其重大事情上絕對不可以讓步。

這時候,把孩子的很多所謂叛逆的「壞壞行為」,理解成孩子探索、學習的求知行為。比如,你教孩子好好堆樂高積木,他卻偏要推倒積木,而不肯跟你學。這時,你應該把他的行為理解為,他現在對積木倒塌時的現象更感興趣,他在琢磨推與倒之間的相對關係。
從大約1歲半到2歲半前後,孩子會反覆地穿梭於“和順期”與“執拗期”之間。因為孩子這時候成長迅速,因此這些“周期”也相對短一些。

 

 

3歲孩子 充滿安全感、易於接受、友善、平靜,樂於分享。
在3歲的時候,孩子在兩歲時強硬的拒絕態度減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依賴,但他也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增強。他在肢體動作的控制上,已經相當成熟和舒暢。他步伐穩定,語言能力也應該可以發展得更好了。
但好景不長,從3歲半開始到4歲,反抗成了這個時期的最大特徵。3歲半是一個內向,焦慮,缺乏安全感,同時意志力極強的年齡。3歲半的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發展上,也表現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得發抖。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世界。
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生活過得很不愉快。他正在體驗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以及自我的個體型態,這時候父母要特別鼓勵他的每一步發展、讓他能夠充滿自信心。

4歲孩子 喜愛冒險、喜愛遠足、有一個活潑的心,喜愛刺激。
4歲的孩子喜愛每一種新鮮的事物、接觸不認識的人、喜愛到新的地方、喜歡新的遊戲、新的玩具,新的活動和新書等等,所有一切有關新鮮的事物。
另外,4歲的孩子也會開始嘗試小時候不會說的話語,經常開口閉口都是大便等等之類的、小時被禁止的話語,這也是她們開始語言嘗試的第一步,這時候要制止他但是同時也要理解他的語言是他學習的方式之一。而到了4歲半,他開始學會了討價還價。從這個時段開始,孩子也漸漸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壞。

巧妙回答孩子愛問的10個尷尬性問題

5歲孩子 開朗而愉悅、懂事講理,想要做個好小孩、討媽媽歡心。
在這個年紀裡,最令人喜悅的特質,就是他熱愛生活,自得其樂,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間、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條街道、鄰居,以及幼兒園的教室。他對新的、陌生的事物已經不會像四歲時那樣抱著極大興趣,也不會為了冒險而冒險。
5歲的小孩所以能夠不惹麻煩,最重要的關鍵是,他已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他們小小的腦袋已經可以判斷自己什麽做得到,什麽做不到。也就是說,他學會自我控制了,他會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斷得很準確,而且他就只嘗試那些他認為一定辦得到的。經過一次次的成功,他也會建立了自信。
到了5歲半,孩子的眼和手配合卻不如從前那樣快速、肯定。因此他經常把數字或者文字顛倒著寫,所以最好不要在這個年紀教他讀書寫字。

以上孩子的行為與認知都十分值得參考,雖然不一定每個孩子都照著上面的人類行為模式走,但是只要好好的教導孩子對的事物、並關心他們的行為,相信每個孩子都能變成好寶寶喔!